科研处关于组织参加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8日 08:55 点击量:[]
各系院,各处室:
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《关于举办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的通知》要求,现就组织参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。
一、组织单位
主办单位: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、山东省教育厅、山东省科技厅、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
承办单位: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
二、作品主题
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战略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强化科普的价值引领,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,回应重大事件和公众关切,结合以下主题开展科普创作(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):
1.解读重大战略。以社会关切为切入,阐释和揭示碳达峰碳中和、农业强国与乡村全面振兴、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、制造强国、健康中国、数字中国、我省“十强产业”“黄河战略”“海洋强省”等重大战略的科技创新内涵。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、现代能源体系构建、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、现代农业科技等。
2.聚焦科技前沿。聚焦基础科学、关键核心技术、重大科技设施与工程的进展和突破。如理论物理、航空航天、生命科学、海洋、天文、大科学装置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5G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制药、集成电路、国防科技,以及深地极地、深海深空的探索开发等。
3.回应社会热点。紧密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,深入探讨乡村振兴、生态环保、能源利用、气候变化、创新成果应用等科技热点,回应公众关切并兼具人文关怀。如智慧农业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太阳能、风能等技术,惠及老百姓衣、食、住、行、教育、医疗等。
4.保障安全健康。围绕自然灾害、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重大疾病防控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应急、健康科普开展创作。如自然灾害防范、生产生活安全、日常消防安全、应急处置、科学用药、疾病防治、心理健康、食品安全、老年保健、营养科学、医学救援等。
5.弘扬科学理性。以科技史和科技名家的故事为素材,解析科学思想和方法,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。从日常生活出发,揭示各类自然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问题,探索科学上的解答。针对流传较广的谣言开展科学辟谣,以科学立论解疑释惑,澄清认知盲区误区,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别能力。
三、作品类别
为提升科普作品传播力和影响力,本次科普创作大赛征集作品形式为视频。包括但不限于短视频、动画、微短剧、实验演示、专家讲解等。
1.短视频
(1)时长要求:3分钟以内。
(2)内容要求:聚焦科学知识、技术应用或自然现象,内容严谨无科学性错误;需通俗易懂,适合大众观看,鼓励创意表达(如快剪、情景剧等)。
(3)格式要求:分辨率≥1080P(1920×1080),横屏或竖屏均可,格式为MP4/MOV;需配中文字幕,音画同步。
2.动画
(1)形式:二维/三维动画、MG动画等。
(2)时长要求:1-5分钟。
(3)内容要求:通过动画形式解释科学原理或科技发展,允许适度艺术化呈现。需包含完整脚本,逻辑清晰。
(4)格式要求:分辨率≥1080P,帧率≥24fps,格式为MP4/MOV;配音需清晰,背景音乐无版权争议。
3.微短剧
(1)时长要求:3-10分钟(单集或系列剧均可)。
(2)内容要求:以剧情形式传递科学知识,需有完整故事线(如科幻、科学史、生活科学等);演员表演自然,台词避免生硬说教。
(3)格式要求:分辨率≥1080P,画面稳定,收音清晰。
4.实验演示
(1)时长要求:5分钟以内。
(2)内容要求:展示科学实验或现象验证过程,需明确实验目的、步骤和原理;实验操作规范,安全性高(危险实验需虚拟演示或专业指导)。
(3)拍摄要求:多角度清晰拍摄关键操作,可搭配解说或字幕;若涉及真人出镜,着装需整洁专业。
(4)格式要求:MP4/MOV,分辨率≥720P。
5.专家讲解
(1)时长要求:5分钟以内。
(2)主讲人要求:科研人员、教师、行业专家等,需具备相关领域资质。
(3)内容要求:深入浅出讲解专业科学问题,可结合案例或图表;避免学术报告式呈现,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。
(4)格式要求:画面以主讲人为主,可穿插PPT或实景素材。分辨率≥1080P,音频清晰无杂音。
四、作品要求
1.科学性:作品内容符合科学原理,准确传达科学知识,符合弘扬科学精神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倡导科学方法、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,有助于启迪智慧,激励人们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。
2.创新性:作品在内容、形式、手法等方面构思新颖,深入浅出,形象生动,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独创性。
3.实用性:作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,贴近生活,富有趣味性、启发性和感染力,能解决公众疑惑。
4.艺术性:作品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。
5.思想性:坚持正确导向,内容健康向上,反映时代主旋律,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。
6.传播力:标题与开场能快速抓住观众兴趣。设计的话题内容、互动提问等促进转发讨论。
五、权责说明
参赛者一旦报送作品,即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下规则。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,一律取消资格。
1.作品须为完全原创作品,不得抄袭或侵犯他人版权且作者未将版权、改编权、开发权出让给第三方,主办方不对因作品参赛引发的版权纠纷负责;使用公共素材、商业网站素材等非原创部分,一般不得超过视频总时长的10%,且需注明出处或取得授权。
2.为了更好地宣传优秀作品,主办方拥有传播权及转授权,用于线上线下非商业展示。
3.作品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不涉及宗教、黄色、暴力等。
4.参赛作品未参加过往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,每件作品主创人员原则上不超过3人,超过3人的按“集体”申报。
5.投稿人注册与填写信息必须真实有效,并保持通讯畅通。主办方将通过电话和电子邮箱两种方式与入围作品投稿人联系。
6.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7.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。
六、奖项设置
本次大赛根据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,分别设置一、二、三等奖、优秀奖,颁发获奖证书。
七、参赛安排
(一)材料提交
参赛人员按作品类别要求完成作品创作,可同时选择多种作品类别参赛,但每个作品类别只能投稿一件作品。各系院、处室于9月15日前将每位参赛人员的《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报名表》(签字扫描稿)及参赛作品单独打包,命名为“作者姓名+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参赛材料”,以系院、处室为单位将参赛材料发送至科研处指定邮箱。如参赛作品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,须自拟并提交《指导教师说明》扫描稿(加盖系院或处室公章)。
(二)材料审查
科研处对参赛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意识形态审查。符合要求的作品,科研处将通知作者本人或指导教师完成线上报名。未经审查,不得自行线上报名。
(三)线上报名
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作品,请于9月30日前按照大赛要求提交相关作品资料,最终报名以报名平台报名信息为准,没有通过报名平台报名的,报名无效。
1.单一作品参赛投稿:参赛者通过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线上报名平台:http://activity.ql1m.com/index.html#/sign1?signId=127上传作品以及报名表(签字版图片),参与比赛。
2.系列作品参赛投稿:参赛者将参赛作品压缩包及报名表(签字PDF版)发送至本次大赛官方邮箱SDKPCZDS@163.com,邮件命名为“参赛作品类别(短视频、动画、微短剧、实验演示、专家讲解)+联系人+联系电话”。
八、联系方式
联系科室:科研处(图文信息大楼918室)
联 系 人:虞 湛
联系电话:6819748、15069354868
投稿邮箱:yuzhan1@sdlivc.edu.cn(企业微信邮箱)
附件: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作品报名表
科研处
2025年7月28日
- 附件【附件:第八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报名表.docx.docx】已下载次